醫學常識保健照護

醫學常識2018/10/30

臍帶血的認識

前言 
隨著科技快速發展,物質享受的水準亦隨之提高,人類需求慾望也開始轉型。轉向「求長生」,希望能得到更長的壽命。於是,許多新種類醫藥以及醫療方式被發明、被發現。這些只能延長壽命,並沒有辦法完全去預防疾病的發生,以及根除病因,最近幾年中,一項新興醫療方式研究出爐,也就是「臍帶血」。以往被視為醫療廢棄物的臍帶血,在生物科技的日新發展下,現在醫學研究人員發現,臍帶中的血,帶有豐富的幹細胞,而這些幹細胞的功用逐漸可以取代骨髓移植。

貳、文獻查證 臍帶血之源由 
1981年代末期Dr.Broxmeyer證實,人類臍帶血中含有豐富的原始造血細胞,而且這些細胞較骨髓中相對的細胞,更易作為基因轉載體,進行各種遺傳病的基因治療手段。
第一個臍帶血移植是1988年在法國巴黎的醫院所完成,此次臍帶血移植是用來治療罹患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五歲男孩,此病人至今仍健康地生活著。早期臍帶血移植多取自同胞兄弟姐妹的捐贈。 

何謂臍帶血幹細胞 

嬰兒出生後留在胎盤與臍帶靜脈的血,即為臍帶血。臍帶血富含「零歲」的「幹細胞」,幹細胞是一種介於胚胎細胞和分化細胞的中間細胞,是一群未分化的細胞,具有再生新細胞及分化特定的組織器官的能力 ,於是具有無限制的分裂能力,可分化成特定組織 。
如同骨髓一樣,臍帶血中含有豐富且是最接近胚胎的幹細胞,稱為造血幹細胞。它能製造人體血液、骨髓與免疫系統內的主要成分。
這種母細胞,從它分化出來的後代,又可以再度分化出好幾種類型的細胞供人體所用,所以又被稱為萬能細胞。

臍帶血之優點 

(一)採集容易:臍帶血是來自正常足月分娩胎兒的臍帶和胎盤,取得容易,對於捐贈者沒有任何危害或疼痛,在採集過程中免麻
醉、手術及住院。 
(二)再生力強:臍帶血中的造血幹細胞以及原始細胞濃度大於骨髓裡的10-20倍,其增生能力也較高。
(三)可長期保存:透過精準技術分離後,臍帶血即可長期冷凍保存。雖然其細胞活性和功能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逐漸衰退,但研究顯示保存十五年之後的臍帶血,其幹細
胞活性依足以使用 。
(四)即時性:許多疾病治療時效相當重要,臍帶血幹細胞可解凍後馬上可用。
(五)純淨:臍帶血受污染的機率甚低,因為有胎盤過濾作用及在胎兒出生不久即被採集,因此較純淨。故臍帶血幹細胞移植比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有較少被病毒感染的機會。
(六)移植配型要求較低:一般來說臍帶血移植沒有年齡或性別限制的分別。由於臍帶血細胞較為原始,臍帶血移植只需四~五個人類白血球抗原配對相同即可。
(七)移植後低排斥性及組織相容性大:組織相容與免疫辨認的反應是由HLA所控制,捐受間HLA是否完全配合,是為成功移值的重要因素,臍帶血幹細胞因尚未受外在刺激,辨 識外來抗原的能力較低,HLA要求低,發生移植物抗宿主疾病機會少,程度也較輕。 
(八)採收臍帶血比抽取骨髓費用低:臍帶血本 身就屬於醫療廢棄物,因此自己收集與使用,並不需額外付費,只需採集和冷凍保存的費用。

臍帶血之缺點

(一)基因缺失:臍帶血幹細胞可能帶有基因缺失,會造成接受者生病。
(二)幹細胞數目有限:一單位臍血所含的幹細胞數目不多,小孩臍帶血移植較成人有效,對一位成人體重而言,有些人是不夠用的。
(三)感染風險高:植入後恢復時間長,以致感染風險增高,隔離住院期間長 。
(四)免疫耐受性:HLA 相容性要求雖不高, 但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疾病仍會發生。 
(五)臍帶血是較前期的幹細胞:移植後,要在受贈者體內分化、發育需要較長的時間內,生長速度會比植入骨髓移胞慢。


臍帶血之留法 

臍帶血的取得是一個相當容易的程序,當胎兒出生後不久,產科醫生會以手術鋏夾緊臍帶,然後以注射針從臍帶取血,讓臍血因重力而自行流到集血袋裡,約85~140毫升,採完所有臍帶血後,醫生則會抽回針頭並協助孕婦娩出胎盤。
整個採集程序約需十分鐘,不會對母親造成任何傷害,對胎兒也沒有任何危險。採集到的臍血會被運送到收血單位,在那裡進行前置處理與冷凍儲存。 

收集程序:


1.取出血袋,將封袋內的條碼貼紙撕下貼於血袋上。
2.要取得大量臍帶血,於臍帶搏動停止前採血(嬰兒出生後愈慢收集,或胎盤排出後才收集,取得血量可能會不足)。 
3.將產婦端靠近血箝的臍帶,以優碘消毒後,再以酒精擦拭。 
4.在消毒部位尋找血管較粗、較明顯的臍靜脈,將針頭插入。 
5.血袋需低於採血部位,可將血袋垂吊於產台邊,利用重力原理使血液流入。 
6.收集時間約5分鐘,盡量讓愈多血流入愈好,目視血袋中血量應達半袋以上。 
7.採血時,請人協助輕搖血袋,以免凝血發生,並可促進血液流入血袋。 
8.若採血過程中胎盤排出,請繼續採血,此時可將胎盤放置於無菌彎盆中,並置於較高處
9.當靜脈塌陷,無血流出,可調整針頭斜面方向或取出針頭,往上找點再插入。 
10.採血時可用酒精棉片由上往下推擠臍帶,如此反覆做二次。 
11.採血完成後,將塑膠管中的血液以擠牛奶的方式擠入血袋。 
12.以臍夾夾住近針頭處的塑膠管,再用無菌剪刀剪去針頭,之後務必將塑膠管打兩個結以上,以防微生物污染。 
13.將血袋倒轉數次,讓袋內的抗凝劑與臍帶血均勻混合。
14.最後將血袋置於臍帶血收集盒中以便盡速運送,將運送盒置於室溫冷氣房20℃+5℃之最佳溫度,請勿置入冰箱冷藏,以免影響幹細胞活性。
15.送達實驗室會分離臍帶血幹細胞,之後將臍帶血幹細胞至於攝氏零下150~196度的液態氮槽保存。 
16.當多胞胎生產時,請使用各自的收集用具,分別地依上述步驟收集,並標示清楚每人所屬血袋,不要混淆。

於臍帶搏動停止前(胎盤排出之前) ,以優碘及酒精消毒臍帶採血處

將血袋針頭插入消毒部位的臍靜脈(較粗、較明顯的血管)

利用重力原理使血流入,高度落差愈大愈佳(同時請人協助輕搖血袋)。 

臍帶血保存

收集最好於胎兒產下後十分鐘以內,必須在四十八小時以內將臍帶血送到臍帶血銀行這期間,運送中臍帶血的溫度必須維16°C至25°C之間。送達時,即刻對臍帶血進行品管篩檢以及血液分離,而在確定血液沒受到任何的細菌感染後,加入抗凍劑,接著進入長期冷藏室,密封於-196°C液態氮容器中。

臍帶血保存

儲存的容器主要有兩種,一為血袋(抗凍袋),二為試管(抗凍管)。目前存放方式的是以抗凍袋為主,現在血袋的技術,已經進步到有「三聯式血袋」,可以絕對降低甚至避免人為因素在實驗室內分離臍帶血之時,操作不當所引起「不必要的細菌感染」之風險。

臍帶血之應用

血液疾病:再生不良性貧血、海洋性貧血、Fanconis Amemia。
惡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生成不良症候群、淋巴癌及其他腫瘤。
先天代謝缺陷:腦白質腎上腺營養不良症、黏多醣症、骨質石化症等。
免疫缺乏病變:嚴重復合免疫缺陷症 (泡泡兒) 、慢性肉芽腫等。
身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
臍帶血國內廠商服務之概況 
國內的臍帶血銀行可分為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兩大系統。營利性臍帶血銀行皆以公司型態經營,主要營運方式是接受委託人的委託,將新生兒的臍帶血收集、保存,以供日後委託人需要時便於利用。非營利性臍帶血銀行的經營理念,類似骨髓移植的情形,將臍帶血捐出,需要幹細胞移植的患者可以在臍帶血資料庫中進行配對,尋找適合的臍帶血。台灣臍帶血銀行一般的價格,保存20~25年,一次付清約需要6~8萬元。而如果採用年繳方式,除了一開始採集與分離技術的費用外,每年需付保存費5000元,20年累計下來,至少需要10萬元。 慈濟臍帶血庫捐推動的是無償捐贈,亦不需向捐贈者索取任何儲存、處理費用,但並非為捐贈者免費儲存。一旦同意捐贈後,即表放棄臍帶血所有權,未來將沒有權利取回自己的臍帶血,往後本人或親屬間若是有需要臍帶血做移植與治療,將沒有優先權使用您所捐贈臍帶血,仍與需求者ㄧ般。 

臍帶血國內案例分析 
成功案例一:5歲妹妹臍血救海洋性貧血姊姊台大替一名12歲的海洋性貧血重症兒楊小妹進行臍血移植,來源是5歲妹妹出生時就留存下來的臍血,而妹妹的臍血和輸血,給了姊姊告別終身輸血及打排鐵劑。姊妺的父母考慮了5年,終於用妹妹的血去救姊姊,但因為她的體型很大,妹妹的臍血量不夠,所以要再配合周邊血幹細胞,雙管齊下。姊妹倆不僅血型都是AB型、6對人類組織抗原百分之百吻合。雖然臍血移植在20公斤以下的幼兒,效果較好;但楊小妹的健康良好,只有輕微骨骼變型,風險較低。楊小妺將先接受解凍的臍血移植,再輸入由妹妹抽出周邊血幹細胞,這是首度臍血合併周邊血移植的個案。 

成功案例二:全國首例大理石寶寶非親屬臍帶血移植李小弟罹患罕見的「骨質石化症」,因噬骨細胞失去功能,易造成肝脾腫大、失明等併發症。李小弟6月初住進長庚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病房,先以化療破壞體內不正常造血液統,於6月23日進行臍帶血移植,經過33天後已成功達到髓細胞植入,視神經的壓迫因獲得緩解視力大為改善。李小弟於移植後64天證實血球中「短片段重覆序列」95%以上皆源自捐贈者,且8月初病童已開始陸續出現高鈣血症及皮膚移植物抗宿主病,證明臍帶細胞一方面已分化為噬骨細胞開始骨骼之再吸收並釋出鈣,另一方面並分化為T細胞刺激之發生。 

成功案例三:臍帶血治好血癌!3歲女童健康成長2003年4月6日一出世就患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的女嬰,被醫生診斷只有10%的存活率。醫生將弟弟的臍帶血移植到只有14個月大的女嬰身上,最後成功以100%的人類白血球抗原配對率而活命。今年3歲的她,不曾感冒和咳嗽,成了健康寶寶。
綜合以上成功的案例,骨髓移植及臍帶血的移植,是治療血液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但非親屬骨髓的配對只有六萬分之ㄧ的機會符合,而非親屬臍帶血配對成功機會是四千分之ㄧ,遠高於骨髓移植,因此臍帶血的移植來治療血液性疾病是值得推動的

不成功案例:全台第一例非親屬臍帶血移植黏多醣寶寶林伯熾病逝台灣第一例非親屬臍帶血移植的黏寶寶林伯熾,因為腦出血,導致肺部細菌感染,血壓持續下降,自9月19日起即無任何反應、無意識,於6日早上9時50分心跳停止病逝。林伯熾的父母感到非常傷心,原本希望臍帶血移植給孩子一個新生的機會,但是未料還是喚不回孩子的性命。黏多醣寶寶林伯熾是在今年9月間再度傳出病危消息,民國88和89年分別進行兩次臍帶血移植手術,雖然第二次手術成功,但隨後又傳出排斥情況嚴重且引發感染的消息,當時已經導致敗血症和多重器官衰竭 。
 

未來國內朝的方向

多數孕婦在產檢過程中會接觸到臍帶血儲存資訊,而到底要不要儲存臍帶血,在產科醫師方面一般會建議,如有家族遺傳疾病史、嚴重貧血免疫缺陷或罹患一些癌症、不孕夫婦等情況,會建議將寶寶臍帶血保存起來。目前臍帶血幹細胞用在免疫不全、癌症治療或再生不良性貧血方面,已經有很大貢獻,而近年來,科學家已成功的將臍帶血幹細胞用來修補受到損傷的各種不同組織,不久的將來,人類很快能夠用自己的臍帶血幹細胞分化發育出新的器官來置換受傷害的器官,未來應該還可以用在基因治療上,用來矯正基因缺失,和治療自體免疫疾病,還有一些先天性異常的遺傳疾病以及脊髓損傷的新治療方式。 

參、結論 

臍帶血的應用預料將不僅止於移植,臍帶血中含豐富的造血幹細胞極可能是基因治療最理想的細胞,也許在不久將來,造血幹細胞會為許多目前束手無策的絕症帶來一線曙光。目前由於儲存臍帶血還在推廣當中,所以還是有些民眾不太了解為何要儲存臍帶血,甚至許多人一聽到有這種可以為自己後代做的醫療保障行為,往往排斥感還是存在的,或者自認為不可能用得到,而且儲存臍帶血還要一筆費用,導致一些人會沒有意願儲存臍帶血,故臍帶血庫如何充份的利用及臍帶血儲存觀念的加強,仍有待努力 。

<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