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常識保健照護

醫學常識2018/10/30

淺談陰道發炎

正常婦女的陰道分泌物是無色透明的,在排卵期尤其明顯多些。當分泌物的顏色、量、味道有異常時,便要警覺是否陰道受到感染,應到婦產科門診檢查,必要時接受治療。

   在婦科門診患者中,約有三分之一是以分泌物異常 (白帶) 為主訴症狀,通常都會合併外陰部搔癢。不少人誤以為是白帶引起發炎,其實正好相反,白帶是外陰陰道炎的症狀。引起外陰陰道炎的原因很多,例如細菌、黴菌、披衣菌、陰道滴蟲……等感染或陰道異物。治療之道,就是根據不同的病因,給予不同的處置。

  台灣氣候炎熱潮濕,很多婦女都有陰道黴菌症,主要症狀是乳酪狀的白色稠狀分泌物增加合併外陰部搔癢。此外,身體抵抗力較差的時候、月經前後、排卵期、懷孕、服用消炎藥或抗癌藥、糖尿病人,感染的機會比較大。另外,有些是性接觸引起的陰道感染,例如披衣菌、陰道滴蟲。而來自肛門的大腸桿菌或腸球菌,也很容易在如廁、性交、更換衛生棉時,帶向陰道去。

   陰道炎很容易復發,部分原因是病人沒有持續用藥,有些則是治好了隔一陣子再重複感染,因此平常局部保養就很重要了。平常洗澡時不要沖洗陰道,以免破壞陰道內的酸性環境,而給病菌可趁之機。穿通風吸汗的內褲,注意局部清潔,避免濫交,才能預防感染。萬一不幸感染,記得在上婦產科門診之前,不要先沖洗陰道,以免陰道分泌物不見了,醫師看不出是哪一種白帶,而難以對症下藥了。

<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